六座古茶山的兴衰延续了300年。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西双版纳的六座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三次大的起伏。
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增加农民的负担,使他们不堪忍受。结果,茶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茶商也无法盈利。许多茶商和商队不得不走其他的路。茶农放弃了他们的茶园,开始谋生。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横行、交通堵塞、商务旅游困难、茶叶没有市场,茶叶制造企业纷纷倒闭。过去的大量茶商和源源不断的大篷车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崩溃了。
第二次衰落:民国二年(1913年),大陆汉族商人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并运到越南莱州出售。运输完全是由马和牛团伙完成的,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运输一次。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开始慢慢恢复,一些过去的茶叶数量开始恢复茶叶加工。在宜邦,除了清丰、清丰、元昌和恒盛等老茶馆外,还有元宵宫、惠民茶馆、艺声巷和洪昌等新茶馆。然而,老茶园还没有完全恢复。虽然有许多茶叶品牌,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大约2000担。茶叶品牌抢购了彼此的生茶。一些茶农抓住了这个机会,为眼前的利益制作了一些假茶。市场再次受到很大影响。
自六大茶山第二次兴起“普洱茶”后,产品主要运往越南莱州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非常受欢迎。由于担心市场会被中国人控制,他们任意提高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并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后,法国下令禁止中国“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迫使中国商人将所有通过同样路线运往越南的“普洱茶”退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商人别无选择,只能与当地华侨商人私下谈判,勉强接受茶叶,只收取少量回程旅费。茶商回家后,商队的主人和牛帮来取回货物。茶商不得不卖掉他们的财产来偿还债务。茶商纷纷倒闭,茶叶市场陷入萧条。此时,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
在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繁荣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如火如荼。其产品主要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四川和西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定,公路运输困难,这大大限制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建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大部分私人茶店关闭。
第三次衰退:1949年后,内战结束,国内局势稳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恢复旧茶园和促进茶叶生产。他们召开了许多特别会议来学习。自1952年以来,茶叶生产又开始恢复,一些老茶馆开始加工“普洱茶”。到1953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工商变革,私营茶店实行了公私合营的经营制度。由于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一购销的商品。由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购买,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示分配和销售。私人茶店只能零售茶叶,不能批发。合作社于1955年在农村地区实施。从1956年底到1957年,农村地区相继建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店被完全解散,其次是国有茶叶收购站和初级茶叶机构
茶奥网精选文章《古六大茶山兴衰三百年》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奥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ao.com/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