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国茶文化研究所,安徽合肥)
6。其他方面的研究”( 1)茶与儒、道、佛的研究“茶与儒、道、佛的关系在茶文化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赖红鸥《茶哲睿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和《论中国文人茶与儒释道合一的内在关联》 (《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等相关论文对中国茶文化与儒、道、释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文鼎《茶乘》(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对茶与儒、释、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余岳在《中国茶韵》和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的部分章节中也对茶道与茶文化、儒、释、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茶和佛教是茶文化和儒道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茶与佛教的关系,尤其是茶与禅的关系,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但大部分都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摸不着头脑,自言自语。其中,娄玉烈《茶禅一味道平常——赵州大师“吃茶去”公案的现代阐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3卷,《中国禅学》)对陈禅大师的“吃茶”和禅茶作了客观的解释。神柏村《饮茶与禅修》 (《闽南佛学》,2000年第2期)将禅茶与禅茶区别开来,颇有见地。其他例子包括俞樾《禅悦之风—-佛教茶俗几个问题考辨》 (《农业考古》,第4号,1997)、《禅林法语山智慧境界——“禅茶一味”与禅茶表演阐释》 (《农业考古》,第4号,2001)、《“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农业考古》,第2号,2004)、赖公沟《茶道与禅宗的“平常心”》 (《农业考古》,第2号,2003)、文鼎《论“茶禅一味”》 (《农业考古》,第,对茶与禅的关系都有独特的理解和经验。
事实上,儒教和道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佛教。不幸的是,关于茶、儒、道的研究论文很少。董军《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 (《法音》,1995年第2期)揭示了道教在茶从饮料到精神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王平的《《简论“吃茶去”与“茶禅一味”》》(《农业考古》,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阐明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与道教密不可分。丁一寿的《茶中的美与禅》 (《农业考古》,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和胡长春的《茶与仙药——论茶之饮料至精神文化的演变过程》 (《农业考古》,第5号,2006)说明道教(包括道教)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深、最大。只有王泽农《谈中国茶文化中之道缘》 (《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1996年第4号)、赖公沟《中华茶道的形成与道家》 (《2006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第2号)和《道教与中国茶文化》 (《农业考古》,1999年第4号)对茶和儒学进行了专门研究。(2)茶文艺研究
茶文艺是中国茶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其中,茶诗数量众多,对茶诗的注释欣赏和研究也最多。
钱士林对中国古代茶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除了出版《中华茶文化——先秦儒学思想的渊源》(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他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农业考古》 (《儒家茶文化思想及其精神》,第4号,2000)等。
庄昭《农业考古》(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蔡振初和石赵鹏《“中和”及儒家茶文化的化民成俗之道》(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李默森《农业考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中国古代茶诗评论》,房建《中国古代茶诗选》 (《体裁多样的中国茶诗》,1999年第二期,1999年第四期,2000年第二期,2004年第四期 2001年第四期和2002年第二期)是《支竹词》茶诗的发掘与诠释,赖公沟《农业考古》 (《茶诗三百首》,2001年第二期)对甘龙茶诗的评价,马舒《中国名家茶诗》 (《咏茶诗词曲赋鉴赏》,1991年第四期)欣赏张可久茶歌,李欣凌系列《晚读唐诗札记》(《竹枝词中的茶文化》,2004年第四期)
俞樾《农业考古》 (《论乾隆茶诗的儒、释、道理趣与艺术格调》,2005年第2期)概述了中国茶诗的基本发展、特点和功能。施禹铭《农业考古》 (《漫话元代张可久的茶曲》,2004年第4期)从中国茶诗中挖掘出中国文人“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避世心态和审美情趣。杨志水《农业考古》 (《农业考古》,2003第2号)考察了宋代在《中国茶诗的总体走向》和《农业考古》范围内的茶叶分布、斗茶、点茶和点汤情况。陆伟新《感悟中国文人—–中国茶诗词略论》 (《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谷峰《两宋茶诗与茶事》 (《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阐述了唐代茶诗对茶文化形成的贡献,刘学忠《全宋诗》 (0
小说中的茶文化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全宋词》。胡文斌《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诗歌文学的繁荣》 (《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是一部系统、全面、深刻论述《我国中晚唐诗人对于茶文化的贡献》茶文化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开亚《农业考古》 (《茶与诗——文人生活对艺术的渗透》,1994第4号)、桂虞丘《文学遗产》 (《中晚唐茶、诗关系发微》,1994第4号)等。林昌华《文学研究》 (《红楼梦》,1994,4号)、胡长春《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学刊》,2001,2号)、林昌华《红楼梦》 (《论曹雪芹笔下的闺阁茶文化》,2001,2号)、桂虞丘《农业考古》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2001,2号,2001,4号)论述了古典小说中的茶文化。
茶艺也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俞亮子《农业考古》(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对中国古代茶叶书画篆刻进行了系统研究。王树庚《〈水浒传〉中茶趣浓》 (《农业考古》,1993,第4号),侯军《〈镜花缘〉里的茶文化》 (《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1997年第4期,1998年第2期,1998年第4期,1999年第2期,1999年第4期)欣赏历代中国茶画。冯英《〈儒林外史〉茶味浓》 (《农业考古》,1996年第四期)论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诗歌、书法和绘画的关。胡丹《〈金瓶梅〉中的茶文化》 (《农业考古》,1994年第四期)证明了茶画是展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桂虞丘《翰墨茗香》 (《茶文化的形象语言—–历代茶图赏析》,4号,1995)、廖俊《农业考古》 (《品茶读画》,2号,1996)、余炳贤《农业考古》 (《茶文化与诗书画》,2号,1997)、余炳贤《农业考古》 (《茶画》,4号,2001)、冯祖祥等《农业考古》 (《黄梅戏中的茶戏》)周志刚《农业考古》 (《无茶不成戏—略谈茶与赣南采茶戏及其艺术特点》,1999年第4期)欣赏“边喝茶边休闲”系列音乐。李林好和孙晓祖《农业考古》 (《漫谈楚剧与茶—兼议楚剧诞生于茶》,1991年第4期)讨论了茶文化中的歌曲艺术。(3)中国茶俗研究丰富多彩,茶俗与茶艺一样,是茶文化的重要基础。俞樾更早就注意茶的习俗,不仅在《农业考古》 (《试论茶与汉剧、京剧、曲艺的渊源关系》 1996,4;1997年,2;1998年和1992年,系列论文深入分析了江西的茶俗,《农业考古》(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湖北流行戏剧中的茶文化》、《农业考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等书籍也对中国茶俗进行了深入研究。姚国坤和朱虹影的《茶香流曲溢兰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也对中国各地的茶叶习俗进行了深入研究。
此外,吴尚平《农业考古》 (《茶文化中的歌曲艺术》,1996年第2号)论述了茶俗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胡长春《农业考古》 (《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1996年第2期)研究了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茶俗。林庚生《农业考古》 (《问俗》,2000年第4号)、《中国茶韵》 (《事茶淳俗》,1995年第4号)、《饮茶习俗》 (《浅论中国茶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1996年第2号)研究了中国南方山区的茶俗和客家茶文化。薛桥和刘金凤《农业考古》 (《中国古代婚俗中的茶礼》,1994年第4期)考察了客家莱斯特的起源和发展。龚开复《农业考古》 (《中国南部山区的茶俗》,2000年第4期)考察土家族茶文化,苏芳华、魏默成《农业考古》 (《客家的茶文化》,1995年第4期)考察云南少数民族饮茶习俗。(4)茶具研究
中国茶具是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姚国坤、胡晓军的《农业考古》(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和王建平的《客家土楼与客家茶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梳理了中国茶具的历史和发展。寇丹《农业考古》(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宋尹波《客家擂茶源流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胡晓军《农业考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和吴广荣《土家茶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对紫砂茶壶和各种茶具进行了鉴赏和研究。
陕西扶风富门寺地下宫殿出土的唐代茶具轰动一时。梁紫《农业考古》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1992,第2号)和汉金科《农业考古》 (《中国古代茶具》,1995,第2号)介绍了它。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墓壁画中的茶画也很有吸引力。郑少宗《茶具清雅》 (《鉴壶》,1994,第2号)、刘海文《茶具》 (《茶具》,1996,第2号)和周新华《茶具珍赏》 (《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器巡札》,2000,第2号)对它们进行了研究。
此外,关建平《农业考古》 (《法门寺唐代茶具与中国茶文化》,1997年第4号)、周志刚《农业考古》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茶道图的研究》,1999年第2号)、蔡乃武《农业考古》 (《试述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及茶具》,1999年第2号)等都有新的想法。
(5)茶馆研究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道风景。刘学忠《农业考古》 (《宣化辽墓壁画所见之茶具考》,1994,第5号)、吴旭霞《农业考古》(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连振娟《茶筅的起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许传宏和李罗《农业考古》(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许传宏和刘修明《紫砂器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与贡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蔡全保《农业考古》 (《一件越窑青瓷茶鍑的考证及商榷》,1991,2号)、陈香柏和陈常在《农业考古》 (《中国古代茶馆考论》,2000,2号)、刘清荣《社会科学战线》 (《茶馆闲情》,2006,5号)、沈东梅《中国茶馆》 (《中国茶馆》,2006,5号)研究茶馆文化。
周文堂《雅室品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和《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林安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江南的茶馆文化》,第2号,2000))注重现代茶馆的空间设计、艺术布局和管理。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正如于越所说,在当前的茶文化研究中,“首先,学术领域还存在许多空白,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些热点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第二,有学术创新,有学术突破的论文很少第三,学术态度浮躁,急功近利的问题普遍存在。[1]可以说一针见血。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步解决,使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
[1]范增平:《农业考古》,台北:璧山岩石出版社,1992,第28页
[1]彭波:《论“茶馆文化”》,王秉权,俞樾主编:《农业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1-16页。
[2]王玲:《区域文化中的茶馆述论》,王秉权俞樾主编:《农业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17-31页。
[1]陈文华:《茶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历史与未来》,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第640页。
[1]卡亚:《农业考古》,《茶馆》,第4期,1999年,第1-2页。
[1]于越:《特色茶楼装修》,《现代雅韵古典色香——谈茶艺馆装饰设计、艺术布置》,第4期,2005年,第42-53页。
本文最初发表于2009年《农业考古》月(下),P116-126
茶奥网精选文章《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下)》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奥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ao.com/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