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

显然,假冒、伪劣,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

 

当然,作为假货重灾区的茶界,也不例外。眼下,暴露在全国民众视野下的4000余公斤假“班章”,便是最好诠释。

 

事件回顾:

 

2018年12月18日,西双版纳勐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普洱茶放心消费”专项行动,并查获4662.5公斤的392件茶叶产品。该批被查扣茶叶,包括外包装标注“班章”、“老班章”、“班章古树“字样的7款产品,成为本次全省专项行动第一案。

 

据悉,当日,勐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一茶厂仓库内及加工车间内所堆放的7款“问题茶叶”,均无法提供茶叶原料供应产地的相关证明和生产加工记录。

 

由于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的相关条款,除了查扣的7款茶叶产品,现场所涉及的内飞、包装绵纸、烫字模具和外包装壳,也均被查封、扣押,并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

 

另一边,这一系列动作引起圈内圈外不小动静,不论是业内外媒体,抑或是正规茶商(企业)、当地茶农及消费者对本次专项行动均持高度支持态度,成为行业内非常有震动性的一件事情。

 

与之相对应的是,事情发展至今,云南省市场监管方面加大查处力度: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云南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普洱茶放心消费”专项行动,擦亮普洱茶“云南名片”和“金子招牌”。

 

为此,茶奥网(cha-ao.com)就该事件进行了多维度的打探与了解,以期为大家还原本次行动迄今为止的发展脉络,以供大家辨析。

 

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

四个最“严”,推动普洱茶实现放心目标

 

在此之前,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普洱茶放心消费专项行动,通过“四个最严”的举措全面推动普洱茶实现原料可溯、产地可查、标识明晰、品质保证、市场规范、消费放心的目标。

 

按照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近三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及国家食品评价性抽检中,云南普洱茶的合格率均达99%以上,可以放心消费。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另外,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云南普洱茶品牌多而杂,影响力大、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却不多;一些普洱茶产品标准的生产年份、产地等信息,让消费者真假难辨;个别生产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严重扰乱了普洱茶市场秩序,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为此,此次普洱茶专项行动将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题“四个最严”要求,围绕普洱茶生产、流通各环节,采取质量安全严格监管、经营销售溯源查处等方式,实施有效监管:强化茶叶初制所监管、强化原料监督检查、强化产品监督检查,以及强化市场监督检查。

 

这也就意味着,本次查扣的“问题班章”产品,数量之大,也仅仅只是打响本次普洱茶专项行动的第一枪,也将给暗涌下的不良茶叶商贩敲响一记警钟。

  

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

茶红是非多,追捧之下的老班章现状

 

写到这里,我们很有必要再回顾一下近年来老班章的市场表现:

 

一是,即便是大小山头茶“群雄割据”的今天,老班章仍以不可替代的霸气风味,牢牢占据普洱茶爱好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老班章价值持续攀升的背后,各种“天价毛茶”的传闻,年年推层出新;

 

三是,网销盛行之下,老班章被更为广泛的熟知,成为搜索中热度居高不下的关键词;

 

四是,老班章实际年产古树仅40余吨,而每年流通于电商与市场的各种“老班章”铺天盖地。

 

不可否认的是,老班章的名气和品质对应的是,其居高不下的价格。加之,品饮属性和物以稀为贵的价值因素,也或成为普洱茶友完整体验或收藏老班章的现实门槛。

 

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热度持续走高,促使消费端不断进场,也让老班章陷入“茶红是非多”的市场乱象。

 

另一边,从近年来的网销环境中,不良商贩在逐利的驱使下,客观上推动着老班章的发展。但影响更为恶劣地是,消费者对老班章品质和根本的质疑:部分电商平台上,9.9包邮的老班章随处可见。

 

且不说老班章目前的原料价格有多高,仅仅每年老班章原料的产量和市场上涌现出的老班章产品数量相比,就极其不协调。

 

据圈内资深人士透露,“市面上所流传的大量‘老班章’,可能是老班章周边的班盆、新班章等寨子的原料冒充;或者,在此基础上,加入老班章的原料。而,那些价格便宜得令人生疑的“老班章”,则或是用品质堪忧的低端原料滥竽充数。”

 

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流通于市的“老班章”,仅仅只是与包装纸上的三个字有所联系,而所用原料与“老班章”或也没有必然关系。

 

诚然,对于这样的市场乱象,一提及老班章,也让大多数消费者无所适从,不辨真假。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种现象不止存在于老班章,普洱茶被假冒、被制假的情况,已经渗透进整个产业链条。不论是如今耳熟能详的知名山头,抑或是受人追捧的微型产区,无一幸免,难逃被假冒的厄运。

 

值得庆幸的是,本次的“普洱茶放心消费”专项行动,为肃清老班章市场打下了坚实的第一步。

 

实际上,有效打击假茶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也离不开行业的自律。即便,市场乱归乱,但仍旧也有一些良心企业一直默默坚持做好茶的理念,把品质放在第一位。

 

显然,只有当源头透明,行业建立诚信体系。并,加大力度监督、惩处力度,或方能肃清市场,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

资深玩家教你辨别老班章真伪

 

与此同时,作为消费端而言,更为清晰、全面地认知、喝懂老班章,也能避免今后的品饮、收藏之路,蒙受假茶之患。

 

老班章村所独有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当地特有的群体种。在几百年的衍变中,引种、变异、杂交……这些群体种之间又出现了多种不同性状的区别。一般常见的树种类型大概4—5类,共同形成了老班章古树茶资源的丰富性。

 

换句话说,每一类,都代表着一种老班章群体种的特殊风格。

 

而,想要喝懂老班章,其间做工的细微差距、滋味的区别性、口感的均衡度等,每个细节都是需要考量在内的必要因素,非一日之功。

 

为此,我们通过数位研究老班章多年的资深玩家,总结了以下相关经验和心得,以期让更多的消费者和茶友,对老班章有更为清晰地认知,辨别真伪,尽量规避购买到假“老班章”的风险:

 

一、老班章的黄片也很贵

重金难求的老班章,即使是黄片,也并非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但,这并非是因为原料稀缺,而是原料的品质太好。

 

从老班章茶树的性状上讲,它的持嫩度很好,采到一芽三四叶,黄片的量也都不大。所以,制成成茶之后,相较于其他区域而言,老班章黄片的数量仍旧相对较少。

 

二、老班章新茶,会有特殊兰花香

在对顶级香气的寻觅中,兰花香一直作为最珍贵的香气种类而存在,极为悠扬却又很难被捕捉到。老班章,尤其是当年的新茶,便具有这种香气。

 

然而,这种香气一般1—2年就会减退,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专业人士,都比较推荐大家在新茶的时候喝老班章的原因所在了。

 

专业人士建议:老班章新茶高温冲泡就可以激发香气,而且投茶量不用太大。

 

三、 优秀如老班章,也有储存的“尴尬期”

说到普洱,就绕不开储存的问题。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和玩家们的交流发现,老班章在存储上会经历一段“尴尬期”。

 

相对适应期,在尴尬期内的老班章苦涩味较重,香气没那么明显,喝起来不够通透。但是,一旦尴尬期度过之后,便有如容光焕发,有着层次感丰富的香气及强烈的气感。

 

这个“尴尬期”,南北区域的出现时间略有不同:北方,一般出现在第5—7年之间;南方,则一般是在第3—4年之间。

 

四、时而霸气,时而绵柔,不同阶段主调不同

如同香水有着前中后调一样,以十年为界限,不同阶段的老班章也有着不同的“调调”。

 

根据很多储存优秀、转化良好的不同年份的老班章样本,在储存年限小于10年的老班章,整体风格以霸气为主;当储存年限达到10年以上,其整体风格变得更加绵柔紧密,那股霸气变得更为内敛,“后劲”十足,犹如一记化骨绵掌。

 

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

结束语

 

茶叶造假令人发指,不仅损害他人经济利益,也或危害他人健康。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切勿盲目跟风,切莫贪图一时的便宜。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尽量认准有品质保障的大品牌、大厂产品。

 

当然,更重要的是把自身“内功”修炼好,多品饮,加强茶叶干货知识的学习,炼就识别“假茶”的慧眼。另外,在云南这大美的地界儿上,还有众多优秀的产区和山头,值得我们去探寻与品饮。

 

 

茶奥网(CHA-AO.COM)精选文章《四千多公斤茶叶被查获,史上最严普洱打假令引震动!专家教你甄别真假老班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奥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ao.com/9446.html

(1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35分钟前
下一篇 2025年7月31日 下午4: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