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粉丝想要更深入了解智能科技在茶行业中的应用。于是,我们就智能茶饮机与茶馆话题来一次更深入的探讨。

此前,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展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了中国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有趣的是,不少逛展的人第一次尝试了由“智能茶饮机”冲泡的茶,包括铁观音、工夫红茶、肉桂等,并觉得口感平稳。
8月份,福建省南平市举办共享茶空间精选征集活动,并拟定首批共享茶空间名单120个。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次举办共享茶空间的征集活动。


△ 点击查看共享茶空间名单
在“让生活慢下来”的茶圈氛围里,茶科技与体验正迎合新业态飞速发展,传统的“茶文化”尝试以“新茶人”的身份面向消费者。

01
“自助”“共享”出现频率渐高
早在2004年,国内就已经有人开始申请自动泡茶机的专利,这款机子设置有冲茶杯、滤网和保温杯,泡好的茶会流入保温杯可供品饮。
但是,这个阶段的自助茶饮机,多是小型的居家使用的智能茶饮机。2016年之后,随着“共享经济”席卷全国,自助零售茶饮一体机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它设置于街头巷尾、旅游景点等等地区。

△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自动泡茶机”的专利公告
2018年,有人开始申请“一种茶空间共享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即利用物联网技术领域,打造智能自动化、操作方便、休闲好去处、符合大众需求共享的茶空间,用户可以手机APP端预约、使用茶叶贩卖机即各种泡茶器具。

△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
“一种共享茶空间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公告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传统茶企与科技公司对自助、共享的茶消费模式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热情:
在自助茶饮机上,2017年,36氪打算从自助胶囊茶饮售卖机的角度,将自动茶饮贩卖机铺设在711、商城、电影院等场景;2019年,已有科技公司把自助茶饮售卖机搬运至茶饮文化盛行之地,如黄山、杭州等;2020年,在湖南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上,安化黑茶使用智能茶饮机泡茶受到广泛关注……智能化茶饮自助机渗透到家家户户中,不再是一个具有“新鲜感”的词。
与此同时,共享茶空间在各一线城市、茶文化底蕴较强的二三线城次第开花。2017年,共享茶空间赛道的知名品牌6茶,经过五年的起伏,如今在上海、杭州、福州、广州等全国各城市铺垫达70余家。此外,海南、宁波等城市于近两三年也开始兴起“全自助智能茶室”。

02
拥挤赛道,终点是笑还是泪
回顾智能茶饮机的发展史,会很明显地发现2017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有人称,这一年是“无人商店”“新零售”的元年,各路资本入局巨大赛道竞相比拼。但,消费者都买单了吗?
就智能自助茶饮机而言,小型家用款式已经进入了常态化稳定发展的状态,国内大型家电品牌几乎会覆盖智能茶饮机,泡茶功能渐趋多样,几乎所有经常喝茶的人,都不会抗拒家中多一台智能泡茶机。


△ 电商平台上某品牌的智能茶饮机
反观曾想把自助智能茶饮机放置公共场所进行自主零售的企业,并非都进行得那么顺利。
就以36氪而言,当初曾高调声称将自助茶饮机投放于各商店并有合作,但如今我们进入711并没有看到那么一台机子。分布在各大商场、景点的自助售卖机,以冲泡纯茶饮为主的占比寥寥无几。尽管2017年至2021年,自动售货机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数量从35.08万台增长至92.45万台。

△ 公共场所内,自助贩卖机产品中,
几乎没有纯茶饮
归根结底,多年来中国倡导“慢生活”的饮茶习惯与自主零售的快消费有着极大的差异,茶也只能作为众多自助产品中的一款,且是以茶饮料的形式出现。
同样受到“慢生活”饮茶氛围的影响,共享茶空间这五年的发展日趋完善,从消费者体验来看,市场得到了较为热烈的回应。据了解,6茶共享茶室前段时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某扬州店面仅5间茶室月流水最高可达20万,疫情下运营稳健。而在一些共享生活方式的社交平台如小红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网友对于共享茶空间持积极的态度。
可以预见的是,24小时全年无休的营业时长、无人打扰舒适私密的空间等等,在未来将会吸引着更多的商家入局共享茶空间。

结语:
自助茶饮机、共享茶空间的持续发力,意味着新一代喝茶人对喝茶方式与环境的另一种定义。这种定义并不意味着传统茶馆的势弱,也不意味着喝茶的人文氛围会减弱。相反,这仅是让作为喝茶的70后、80后、90后三代主力军,增加了喝茶的另一种选择。作为茶行业领域的从业者,以更加包容的态度看待新消费方式的发展,也会看到茶碰撞出的更多可能。
茶奥网(CHA-AO.COM)精选文章《自助茶饮机、共享茶室引发热议,茶圈进入“按键”时代?》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奥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ao.com/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