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元宇宙成为科技界最大的造梦预言。
可至今都有人困惑“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在字面的解释里,元宇宙一词最早源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它通常被解答成一种数字“嵌入”现实的网络,是现实的虚拟世界形式,就像电影《头号玩家》和《黑客帝国》中描绘的那种情景。
这些年兴起的虚拟人物、数字藏品、AR技术等一概被统称为[元宇宙],在这数字时代的浪潮里,作为传统生活美学代表之一的茶,倒是没落下步伐。
01
茶行业的元宇宙之梦
前不久,全球铁观音元宇宙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大会以安溪铁观音为题材的元宇宙创意为主题,通过科幻元宇宙电影《少女茶王》虚拟演员展示了对茶的更深层解读,安溪铁观音文化出海和茶产业发展探索“数字新大陆”的举动也引起了行业热议。

△ 好看视频江西小知截图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几年的茶企动作,其实茶与“元宇宙”的故事,早就有苗头。
以创始人为原型的原创IP天福茗茶-茶爷爷,贯穿于品牌宣传、产品研发,用互动的新式传播着茶文化;以健康环保卫底色,艺福堂打造了活泼可爱的茶娃娃-艺仔,链接了互联网另一端追求健康生活、分享快乐人生的年轻人群;英德红茶的英英和红红,更是融入了“传统文化图案、祥云、自然环境”的元素,展现了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的特色。

△ 腾讯视频漳州-2截图
他们算元宇宙吗?并不是,但在做虚拟IP这条路上,他们也算是一批“吃螃蟹的茶企”。
这类茶企用IP赋能产品,同时结合IP个性化定制周边、IP沉浸式主题等,引出[茶+IP]的跨级新模式,有自带流量,有跨界思维,也不断给茶行业注入新一轮的生命力。
不过这样做都是毫无弊病的吗?高下立见。
02
IP人人都可以做?
如何锦上添花
社交化、人格化的IP形象是品牌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讨巧的IP形象、多样化互动营销能为品牌增加天然的曝光度与好感度。
今年市场上走红了不少萌货IP网红,“卖萌经济学”、“呆萌营销”这样的概念也层出不穷,有生命的立体鲜活的存在,角色产业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冰墩墩、熊本熊、故宫IP乾隆皇帝等等,我们也能看出:
并不是所有的IP都做的好,能做出名声,为销量和品牌影响力锦上添花的终究是少数。

茶行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打造自己的IP形象,却鲜有成功案例。我们尝试从这些成功经验里汲取一些可借鉴的方法论,以供大家参考:
1)创新茶品形态,用IP打通品牌的任督二脉,拉近与大众距离,营造亲近感;
2)借力茶文化营销生态圈,打造品牌流量变现和影响力塑造途径,尝试引流新路子;
3)全面细化IP运营,开启品牌IP营销的赛道,而非聚焦在茶品本身;
4)构建优质的IP内容生态,用茶相关内容触达不同圈层消费者,拓展用户群。

不难看出,现如今核心品牌文化的塑造已然成为茶企竞争的长久动力,品牌IP以其低成本、高互动的营销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出圈是有可能的。
03
传统喝茶人
能接受IP化的茶吗?
茶文化是我国的“古老文化之一”,有着独具一格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当传统文化和互联网运营相碰撞,自然是褒贬不一的。
“如何让传播中国茶文化更加接地气”,成了与消费者链接的最大问题。

茶企创意IP打造一方面的确链接更多年轻消费者,但另一方面来看,若丢失传统文化属性难免会切断与传统喝茶人的联系,两者兼顾到极致或许很难,但可以从中窥见一些问题:
1)茶企的IP打造需具有一定传统文化属性,不可只侧重创新;
2)茶企的IP需具有[茶文化+流行文化]的因子,切勿生搬硬套;
3)IP更多是亲民而非高高在上的姿态,最好能带给消费者“养成系”的体验;
4)IP需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穿插于品牌、产品、和各类营销活动中。

茶行业在打造IP时也应学会“造人设、塑场景、讲故事”系统的全链路来落地IP营销,当然,我们也倡导茶企品牌继续探索多元化的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国茶文化。
活化的现象、创新的表达,背后其实是传统文化通过IP如何更接地气,承载的不仅是数千年的茶文化精髓,也考验着每个茶企品牌的破局能力。
茶奥网(CHA-AO.COM)精选文章《茶界早就玩起“元宇宙”?创意IP哪家强》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奥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ao.com/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