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编辑和茶奥网茶评组的小伙伴们喝茶,刚开始总是会被某些茶的香气所吸引,然后就武断地认为这是款好茶。

每每这个时候,茶评组的小伙伴总是笑而不语,最后却总不忘在喝完后拿起叶底给你看,金口一开:“叶底不会说谎”。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某款等级较高黄山毛峰叶底

是的,叶底不会说谎,每次看叶底的时候总能学到不少干货知识。接下来就跟着茶奥网一起,分七个标准,手把手教你如何看叶底来判别好茶哦。

名词解释一:叶底

叶底,顾名思义,就是在冲泡结束之后,杯中剩下的茶叶。更通俗的名字就是——茶渣。

名词解释二:看叶底

看叶底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通过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以及其他可以通过叶底看到的茶叶特征,从而判断出茶叶的实际品质。

特别提醒

看叶底前你要做的,就是妥妥当当地把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当然了,要拌匀、铺开、揿平,这才能算是全面客观地做好了准备工作。

01

标准一:看外形特征

要说喝出茶的好坏,什么粘稠、内质、高香、回甘,太玄乎了,一般的小白或者功力不深的没个经年累月真的不好掌握。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说的就是茶渣,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

① 叶底起泡

叶底起泡,是茶叶冲泡后会看到叶片上有小的气泡。通常是茶叶受到高温而导致的。

对大多数茶类而言,叶底起泡是茶叶的工艺有瑕疵或出现问题,但是对有些茶而言,这反而是好的工艺体现。比如岩茶和部分黄茶。

(1)蛤蟆背,一般是形容乌龙茶干茶、叶底的用语,多见于武夷岩茶。一般干茶是茶叶叶背起蛙皮状的沙粒白点,叶底是蛙皮状泡泡。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岩茶冲泡后的叶底图,红框内便是蛤蟆背

“蛤蟆背”是传统型的岩茶经过“漫长”的焙火后,起的小泡点。书上所提到的“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一般是针对干茶来说的,并且这个特征在青褐的干茶条索上不仔细看,极难发现。

(2)鱼子泡,茶叶干茶大小如鱼子大小的烫斑,叶底则呈现小气泡。

由于多数黄茶要求高火香,所以在干燥时会进行高温烘炒,而鱼子泡一般便是指茶叶因高温而导致烫斑。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鱼子泡干茶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黄茶的叶底图,红圈内就是鱼子泡

备注:鱼子泡干茶和鱼子泡叶底的图片,不是同一款黄茶。

② 黑焦炭化

冲泡后,叶片上出现明显的焦黑炭化的现象,或在叶片上,或是细小的黑点。这样的叶底一般还会伴有糊味甚至焦臭味。

而造成叶底黑焦炭化有两种可能:茶叶杀青的时候温度过高;干燥的时候温度过高过长。一般在绿茶、小青柑、乌龙和黑茶中比较常见。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红圈内即为有焦糊情况的乌龙茶叶底

③ 丝瓜瓤

丝瓜瓤,多用于描绘黑茶干茶叶底或者干茶外形。其表现为茶叶主脉和叶肉分离,侧脉裸露的样子,看起来很像丝瓜瓤。

通常此类情况是渥堆过度造成的。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红框内为丝瓜瓤

02

标准二:看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最后能完全舒展开,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通常冲泡次数亦多。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全部展开的牛肉叶底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完全舒展开的普洱茶叶底

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一般不耐泡。

叶面不开展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开展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或者被高温焙火,叶面绒毛会掉落,甚至入口后会感觉喉头有点燥。

03

标准三:看叶形整碎度

当然叶底形状越整齐越好,碎叶多且细杂的都只能算次级品。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一款选料标准和工艺上乘猴魁的叶底,看着就很匀整漂亮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一款高等级绿茶的叶底,叶底柔软,细嫩,全部为整齐芽叶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一款优质滇红的叶底,以一芽一叶为主,褐红匀整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某款茉莉花茶叶底尽管芽头肥壮,色泽嫩黄,柔软有弹性,但也有短碎现象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有些未压制的普洱熟茶的叶底本身就很短和碎

但!有紧压过度的情况算是例外,如铁饼类茶品,则须视茶面而定,经冲泡后之叶底形状在整碎度这个指标上也只能做小参考。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图片的叶底比较碎就是撬茶导致的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图片中的就是正常的普洱熟茶叶底

04

标准四:看茶身弹性

都知道有弹性是个什么感觉吧!用手指捏叶底,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陈化期间自然、茶菁幼嫩、制造得宜,未被湿热、熟化处理。触感生硬,无弹性感,也统统是次级品。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图片中的叶底一看就非常柔软有弹性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图片这种的熟茶叶底就算了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还有这种的,用料粗老的熟普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这款白茶贡眉的叶底较单薄,硬,梗多,原料较老,不匀整

05

标准五:看叶底颜色新旧

普洱生茶品随陈化期时间增长,叶底颜色由新鲜翠绿转橙红鲜艳。比较新的生茶,其叶底比较新鲜翠绿,随着空气中之水分来氧化发酵,进而转嫩软红亮。

反之如果是在潮湿不通风之仓储环境陈化,就算半世纪或一百年也没有多大效益,因为茶的发酵将彻底失去意义,叶面将是暗黑无弹性感。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一款优秀的2018年的生普叶底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存放正常的有年份的生茶叶底

06

标准六:用嗅觉辨别香气

这个不用多说,你闻叶底始终会有淡淡茶香。任何异味都有问题。

07

标准七:判断明显不好的叶底

灼伤的叶底,常伴随着过重的杂味或者火味,完全失去了后期转化能力。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灼伤的叶底1

杂质过多,烟焦味产生条件之一,应该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灼伤的叶底2

重点提醒:生普的年份茶叶底如何辨别好坏有年份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

当然,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较好的有年份的生茶叶底

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

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

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

△ 质地干硬型的熟茶叶底

怎么样?学会了吗?赶紧找些茶叶来自己试一下吧!

茶奥网(CHA-AO.COM)精选文章《泡完的茶叶不要丢, 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茶叶好坏, 隔壁的茶叶奸商都吓哭了!》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奥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ao.com/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7月30日 下午8:31
下一篇 2025年7月30日 下午8: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